十大正规杠杆平台排行
正规杠杆平台排行
  • 国内杠杆配资股票平台 ST股批量解除退市风险警报 “有进有出”动态退市机制加速形成

    国内杠杆配资股票平台 ST股批量解除退市风险警报  “有进有出”动态退市机制加速形成

    (原标题:ST股批量解除退市风险警报 “有进有出”动态退市机制加速形成)国内杠杆配资股票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告别2023年年报季,一批ST板块内的公司因基本面改善或负面影响因素消除,相继迎来“摘星”“脱帽”。

    6月10日晚,ST金运(300220.SZ )、ST实华(000637.SZ )发布公告称,影响公司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因素已消除,公司关于撤销股票交易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已获得交易所审核同意,公司股票将于6月12日发生变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现,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22家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获交易所通过,其中,16家公司实现“脱帽”,6家公司实现“摘星”。

    在市场人士看来,随着部分企业成功“摘星脱帽”,“有进有出”的动态退市机制逐步形成。

    逾二十家企业“摘星脱帽”

    作为沪深证券交易所自1998年4月22日就开始实行的特别处理制度,ST制度主要针对的主要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

    在异常的时间段内,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会被实行特别处理,其股票交易涨跌幅限制从10%降低至5%,股票名称改为原股票名前加“ST”或“*ST”等特别处理标识,被强制要求定期向投资者发布风险警示公告。

    在过去二十余年时间里,ST制度对于解释投资风险,警示违法违规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述22家上市公司此前“披星戴帽”的原因,主要有业绩持续亏损、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遭遇突发性风险事件,存在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犯罪,或出现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内控问题。

    2023年,相关上市公司针对风险警示原因做了针对性整改。其中,有不少企业通过破产重整,顺利摆脱风险警示。

    较典型的如*ST东洋(002086.SZ )和*ST正邦(002157.SZ )。*ST东洋曾是海洋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但由于长期的财务压力和内部管理问题,导致公司难以继续正常运营。公司股票在2023年因净资产为负值和审计意见无法表示两项原因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时,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主要银行账户冻结、违规担保等问题,叠加了其他风险警示。

    2022年,*ST东洋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2023年12月18日,莱山区法院裁定批准*ST东洋的《重整计划》,随后重整投资人向管理人指定的银行账户支付了13.54亿元的投资款。

    重整成功后的*ST东洋,业务结构得到了显著优化。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0亿元,期末净资产为16.17亿元。在向交易所递交申请号,*ST东洋将于6月12日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ST正邦则是曾经第二大的上市猪企和江西排名第一的猪企,受前期无序扩张和近年来生猪价格大跌冲击,正邦科技盈利持续大幅下滑,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巨亏,2023年5月,该公司股票被冠以“*ST”的特别警示。

    2023年底,双胞胎集团带领的17家投资人参与*ST正邦的重整。相关投资人为*ST正邦带来总计43.40亿元重整资金。实控人变更之后,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转正,资产负债率由148%骤降至54%。公司股价也在今年年内上涨近50%。

    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因消除引发风险警示的相关影响,顺利“摘帽”。

    如慧辰股份(688500.SH ),2023年4月因审计机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2年度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披露《关于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暨停牌公告》,于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3年12月,北京证监局对其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公司《招股说明书》及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均存在虚假记载。随后,慧辰股份更换审计机构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大华所对其2023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报告,并指出其2022年度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涉及事项影响已消除。

    近期,曾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且2022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而被实施风险警示的*ST金一,也即将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但由于*ST金一因信披违法违规行为,收到北京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ST金一继续被深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6月11日,其股票简称由“*ST金一”变更为“ST金一”。

    “ST制度的目的在于向投资者充分提示相关风险,而并非直接退市。通过满足一定条件后,公司可以申请撤销风险警示。这一制度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风险,也为问题公司提供了整改的机会。”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指出。

    退市数量短期不会明显增加

    有些企业因摘帽而欣喜,而有些企业则因为异常风险而“戴帽”,甚至迎来退市局面。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11日,沪深两市新增102家公司股票被实施ST或*ST;其中,ST公司44家、*ST公司58家。

    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与往年相比,沪深两市2021年、2022年、2023年同期新增此类公司117家、78家、81家,今年到目前为止变化不大。

    同期,2024年以来,截至6月11日,A股完成退市企业数量则有11家,截至收盘,沪深两市另有6家企业进入退市整理期,36家企业收盘价低于1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ST深天(000023.SZ )、*ST美讯(600898.SH)先后因市值低于3亿元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公告,若相关公司股票收盘总市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可能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被交易所终止上市,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或首现“市值退市股”,退市渠道将再度拓宽。

    今年4月,新“国九条”、证监会退市意见相继出台,交易所也相应修改股票上市规则,强调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精准出清劣迹、绩差风险公司。

    郭瑞明强调:“今年的主要变化是,为严惩造假行为,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但未达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目前已有7家。”但其也强调:“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就退市新规本身而言,退市标准变得更加严格,特别是对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大。这能够强化市场纪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进而更好实现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短期内,虽然部分触及退市标准的公司和风险警示股票因为预期而面临压力,但长期来看,这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和吸引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退市新规实施方面要严格执行,对一些符合退市条件的公司一定要坚决退市国内杠杆配资股票平台,打击恶意‘保壳’行为,这样一些不死鸟会消失。因为大家看到新‘国九条’的威力,未来对这些恶意‘保壳’的行为,对于长期不分红的公司会严厉处罚,在当前的环境下,通过借壳上市乌鸡变凤凰的故事也基本告别了历史舞台,垃圾股的清理会推动价值投资成为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